为进一步推动我县粮油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促进我县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粮油生产水平。根据《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5年中央自治区第一批财政支农种植业领域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宁农(种)发〔2025〕3号)和《关于印发2025全区农技推广工作要点和实施方案的通知》(宁农技发〔2025〕2号)文件精神要求,我县实施2025年粮油作物高产技术集成示范项目,引导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生产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项目实施。现就具体申报事项公告如下:
一、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马铃薯单产提升技术示范。2025年建立1000 亩以上的马铃薯单产提升示范区1个,每个补助资金 30 万元。马铃薯鲜薯平均亩产2500公斤以上。主推马铃薯起垄覆膜覆土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即“轮作倒茬+种薯脱毒+机械起垄覆膜覆土+一次性施肥+晚疫病综合防控+一喷多促+适期晚收”。
1.马铃薯起垄覆膜覆土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示范。面积500亩。目标产量2000~2500公斤/亩,选择抗旱、耐瘠宜机化中晚熟品种,青薯9号、陇薯7号、冀张薯12号、宁薯19号等,脱毒种薯做种,药剂拌种。采用起垄-覆膜-施肥-播种一体机覆膜、播种,播后10~15天,采用机械膜上覆土,覆土3~5cm。种植密度3500~4000株/亩;亩施纯氮(N)15.3~17.4公斤、磷(P2O5)10.3~11.5公斤、钾(K2O)5~6.1公斤,氮肥采取60%基肥+40%追肥的方式,磷钾肥全部基施。加强晚疫病防控,块茎膨大期-淀粉积累期,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杀虫剂、杀菌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实现一喷多促。
2.马铃薯高产攻关示范。面积200亩。目标产量2500~3000公斤/亩。实行三年以上轮作倒茬,亩增施腐熟农家肥3~4吨或商品有机肥150公斤,选择抗旱、高产品种,青薯9号、陇薯7号、冀张薯12号、宁薯19号等2~3个,优质脱毒种薯做种、专用拌种剂拌种。种植密度4000~4500株/亩;亩施纯氮(N)17.4~19.4公斤、纯磷(P2O5)11.5~12.7公斤、纯钾(K2O)6.1~7.1公斤,氮肥采取60%基肥+40%追肥的方式,磷钾肥全部基施,现蕾期每亩喷施腐殖酸水溶肥250ml/亩;结合晚疫病等病虫害防治,块茎膨大期-淀粉积累期喷施杀虫剂、杀菌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实现一喷多促;有水源条件的,在生长关键期补灌1~2次;适时晚收。
3.马铃薯高产品种展示。面积3~5亩。选择青薯9号(CK)、冀张薯12号、陇薯7号、希森6号、晋薯16号等高产品种3~5个进行展示,每个品种展示1亩以上。
4.马铃薯“一喷多促”效果展示。面积8~10亩。在马铃薯块茎膨大期-淀粉积累期喷施杀虫剂、杀菌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实现一喷多促。展示面积8~10亩,以不进行一喷多促处理作对照。
5.马铃薯一次性施肥技术展示。面积3~5亩。选用N-P2O5-K2O(29-14-8或相近配方)(硫基)控释配方肥2~3种,以常规施肥为对照,展示一次性施肥效果。
6.马铃薯病虫害理化诱控技术展示。面积100亩。结合省级病虫害田间监测站和县级田间网络信息处理系统,展示晚疫病监测预警仪、黄篮板、虫害性诱自动诱捕器、虫情信息测报灯和杀虫灯对晚疫病、蚜虫、棉铃虫等马铃薯病虫信息化监测和理化诱控技术。
7.马铃薯病虫草害防控植保贡献率评价试验。面积2亩。分别设置完全不防治病虫草害、完全不防治病虫害、严格科学防治、统防统治和农户常规防治5种评价处理,在马铃薯收获期抽样测产,分析不同处理下病虫草害造成马铃薯的损失和防治挽回损失,综合评价植保技术对马铃薯增单产的贡献率。
8.马铃薯微生物菌剂试验。面积3~5亩。选用青岛根源微生物菌剂、科士科利微生物菌剂、巨丰源微生物菌剂、薯管家微生物菌剂、天津坤禾微生物菌剂、旱科威微生物菌剂等3~5个,以不施用微生物菌剂为对照,对比微生物菌剂对马铃薯的增产作用。种植品种为陇薯7号,密度3500株/亩。
(二)胡麻单产提升技术示范。2025年建立1000 亩以上的胡麻单产提升示范区 1个,每个补助资金 30 万元。示范区主推胡麻覆膜穴播抗旱增产技术。即“轮作倒茬+精细整地+垄膜穴播+播前封闭除草+增施有机肥+病虫害绿色防控+一喷多促+适期机械化收获”。
1.胡麻覆膜穴播抗旱增产技术示范。面积500亩。采用垄膜机械起垄覆膜,3月下旬至4上中旬,采用穴播机在垄面处进行穴播,每膜播4-6行,行距15cm,每穴8-10粒,穴距13cm,播深3-4cm,播量3.5-4kg/亩,亩保苗35-40万株。
2.胡麻高产攻关示范。面积100亩。选用宁亚21号等优质高产品种,采用垄膜集雨沟播,亩基施商品有机肥100kg+尿素5kg+二铵10kg,播种时带种肥磷二铵5kg/亩,现蕾期结合降雨追施尿素5~8kg/亩,开花期叶面喷施腐殖酸水溶肥250ml/亩,最大限度挖掘胡麻单产潜力。
3.胡麻新品种展示。面积3-5亩。选择高油高产胡麻品种,宁亚17号、宁亚21号、宁亚22号、宁亚23号等品种3-5个,每个品种展示1亩。
4.胡麻不同播种方式展示。面积3-5亩。分别展示常规条播、垄膜沟播、全膜双垄沟穴播3种播种方式。每种播种方式展示1-2亩。常规条播。宽窄行30+10cm或匀行15-20cm,亩播量3.5-4kg左右,亩保苗20-25万株。全膜双垄沟穴播。采用全膜双垄沟机械起垄覆膜,3月下旬至4上中旬,采用穴播机在垄面两侧5-7cm坡面处进行穴播,每膜播6-8行,行距15-20cm,每穴8-10粒,穴距13cm,播深3-4cm,播量3.5-4kg/亩,亩保苗35-40万株。垄膜穴播。垄上覆膜宽度100cm,垄沟宽40cm,垄高10cm。采用专用覆膜播种机一次性完成播种、覆膜作业,垄沟内播种4-6行,行距15cm,播量4.5-5公斤/亩,播深3-4cm,种植密度55万株/亩。播前亩机施农家肥2-3吨或商品有机肥100-150公斤,磷酸二铵10公斤,尿素5公斤。播种时亩施磷酸二铵5公斤作种肥,现蕾期借雨追施尿素5-8公斤。适时除草防病。
5.腐殖酸水溶肥喷施效果展示。面积100亩。在胡麻现蕾期喷施腐殖酸水溶肥250ml/亩,替代尿素追肥,以常规追肥作对照,对比腐殖酸水溶肥抗逆增产效果。
6.胡麻化控效果展示。面积10亩。结合腐殖酸水溶肥叶面喷施,在胡麻现蕾期选用100mg/kg的烯效唑叶面喷施,化控降高防倒。
7.胡麻病虫害理化诱控技术展示。面积100亩。结合省级病虫害田间监测站和县级田间网络信息处理系统,展示黄蓝板、虫害性诱自动诱捕器、虫情信息测报灯和杀虫灯对蚜虫、双斑萤叶甲等胡麻病虫信息化监测和理化诱控技术。
8.胡麻高产高油新品种鉴选试验。引进适宜当地生产条件的高产高油胡麻新品种5-6个,开展品种鉴选试验,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3-4个。
9.胡麻除草剂筛选试验。选择对胡麻安全高效的广谱化学除草剂3~4个,综合评价不同除草剂的除草效果,提出合理化除草方案。
二、申报名额
2025年建设西吉县胡麻单产提升技术示范基地、西吉县马铃薯单产提升技术示范基地各1个,每个基地遴选1家新型经营主体或社会化服务组织主体参与实施。
三、申报要求
申报的新型经营主体或社会化服务组织主体积极性高,能够配合项目实施单位严格按照项目要求完成建设内容。流转土地集中连片在1000亩以上,土地平整,交通便利,有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
四、申报材料报送要求
(一)申报的经营主体法人,若其名下既有合作社又有家庭农场,不得重复申报。
(二)申报材料(纸质版),于2025年3月25日前报县西吉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由西吉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按照申报地点、基地面积是否集中连片、经营主体参与度、种植积极性及实施地点具有典型性、代表型等条件负责确定实施主体及实施地点。
对未按规定时间提交申报材料的主体视为自动放弃,对申报材料弄虚作假的,经查实后取消申报资格。
请符合条件的新型经营主体参照项目实施内容与规模申报。
申报地点:西吉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联系人:张凯
联系电话:0954-3012853
申报时间:2025年3月17日-2025年3月23日。
附件:1.2025年西吉县胡麻单产提升技术示范项目基地申报表
2.2025年西吉县马铃薯单产提升技术示范项目基地申报表
西吉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