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共西吉县委办公室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西吉县2024年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西党办发〔2024〕4号)《中共西吉县委 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吉县2024年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的通知》(西党发〔2024〕6号)《西吉县2024年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西党农办发(2024)3号)文件要求,我单位深入项目实施乡镇进行调研、核实、统计等工作,对项目实施的情况进行了客观的对照检查自测自评,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目标概况
对全县种植小麦的脱贫户及已消除风险的监测户每亩奖补200元,未消除风险及新识别的监测户每亩奖补300元,计划奖补4万亩。对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集中连片种植300亩以上小麦基地每亩奖补100元,计划奖补1万亩。计划安排奖补资金920万元,资金全部来源于财政涉农统筹整合资金。奖补范围为2024年收获的小麦面积,2024年种植的冬小麦不纳入奖补范围。
二、项目建设完成情况自评
2024年西吉县农业产业种植任务50000亩,分布在西吉县19个乡镇234个村共种植小麦50052亩,完成任务50000亩的100.1%。小麦平均单产157 kg总产785.8万kg。其中农户种植面积46293.32亩,单产153kg总产708.3万kg;经营主体种植面积3758.68亩,单产206.3kg总产775.3万kg。
(一)基地建设完成情况及联农带农
对全县小麦基地进行了乡镇自验和县级验收,通过验收符合要求的基地8个(其中集体经济合作社1家),面积3758.68亩,补贴资金375868元。基地带动务工70人,务工收入166721元,人均收入2381.7元。土地流转314户,流转面积5379.12亩、流转费341810万元。1家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联产到户模式,联户62户。各基地建设管理规范、资金使用合理、档案资料齐全,按标准完成了项目指标任务,符合联农带农机制要求,有效地促进了小麦增产,农民增收,实现了农业节本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预期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到户类补贴完成情况
2024年,完成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小麦种植面积50052亩,其中农户种植面积46293.32亩,共计补贴资金9453805元,受益户数4342户、受益人数20327人。其中脱贫户数3911户、人数18163人、补贴资金8251132元;已消除风险的监测户数262户、人数1301人、补贴资金617250 元;未消除风险的监测户数162户、人数828人、补贴资金560064元;新识别的监测户7户、人数35人、补贴资金25359元。
三、资金使用情况
项目共计发放补贴资金982.9673万元。由农业农村局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统一支付使用,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做到专款专用,同时由项目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督查,确保资金使用和投资效益。
四、绩效目标实际评价
(一)项目支出与绩效目标对比分析。项目支出总额982.9673万元,全部用于2024年小麦种植农户及经营主体种植补贴。经测产,小麦平均单产157 kg总产785.8万kg。其中农户种植面积46293.32亩,单产153kg总产708.3万kg;经营主体种植面积3758.68亩,单产206.3kg总产775.3万kg。副产品产值263.76元/亩,亩产值681.81元/亩,总产值3412.6万元。亩投入366 元/亩,总投入1831.9万元。总纯收入1580.7万元,人均种植小麦纯收777.63元。
(二)取得的措施和经验
1.强化组织领导,健全服务体系。成立由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任组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任副组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室、乡村产业发展室、项目管理室和财务室及农技中心相关技术人员为成员,组成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小麦种植项目领导小组,负责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协调项目组织管理、督促检查项目进展等工作;农技中心负责项目技术指导、推广培训等工作。通过政府引导、部门牵头、乡镇落实、主体承担,合力推进小麦种植工作的完成。
2.强化政策扶持,保证资金投入。全面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小麦种植奖补项目的资金扶持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宣传项目建设工作,提高辖区内农户对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小麦种植的认可度,营造重视小麦生产的氛围,增强项目实施示范带动效果。为鼓励推广小麦种植,县委、县政府制定了《西吉县2024年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加大扶持力度。对全县种植小麦的脱贫户及已消除风险的监测户每亩奖补200元,未消除风险及新识别的监测户每亩奖补300元。对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集中连片种植300亩以上小麦基地每亩奖补100元。充分调动了农民种植积极性。
3.强化技术指导,落实关键技术。成立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小麦种植项目技术指导小组,协同开展小麦种植技术创建工作,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小麦种植关键技术,全程技术指导和培训。
4.选择适宜品种。为保质保量完成种植任务,筛选出适宜我县种植的永良9号,宁春4号、宁冬19号、宁冬20号、晋麦101、陇育10号等小麦品种。
5.引导集中经营。为便于品种、技术和机械统一,推动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鼓励支持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托管经营等方式,全县共落实300亩以上集中连片小麦种植示范基地8个3758.68亩。
6.严格验收兑现程序。脱贫户、监测户种植的小麦,严格执行“443”验收监管机制,认真组织同步开展三级验收,坚持做到同步启动验收、同步签字确认、同步公开公示、同步核查认定。小麦种植基地由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进行初步验收,初验结果由乡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相关人员签字确认并加盖公章,提供有测绘作业资质的第三方出具的矢量图及成果数据,申请县级抽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