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 部门动态
部门动态

关于落实义务教育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的思考与建议

校舍安全作为保障义务教育顺利进行的基础性工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我县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持续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确保义务教育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的有效落实,为师生提供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

一、主要做法

(一)增加校舍建设投入县财政将校舍建设纳入年度预算,优先保障义务教育学校的基本建设资金需求。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争取更多专项资金用于校舍建设。2022年至2024年共落实上级校舍安全保障机制专项资金4846.32万元。校舍安全保障机制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学校维修改造、抗震加固、改扩建校舍及其附属设施。

(二)建立校舍安全年检制度。加强校舍安全隐患排查,抓实必要的可靠性鉴定或抗震鉴定。由各学校负责每半年组织一次进行校舍安全隐患排查,对于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影响校舍安全的在复课前完成安全隐患排查,经排查后需要鉴定的校舍视不同情况进行可靠性或抗震等鉴定。

(三)完善校舍安全预警机制。将校舍安全纳入全县防灾减灾总体规划,对中小学校舍灾害风险进行综合评估,指导学校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并组织师生开展应急演练。县教育、应急、气象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及时向学校发出灾害预警信息,妥善做好师生应急避险和转移安置。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影响安全使用的校舍及时发布安全预警。

(四)严格校舍安全项目管理制度。校舍安全保障项目管理实行“以为主”的体制,中小学校舍维修、加固、重建、改扩建项目,严格执行《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定》固原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严格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资金管理,统一验收和决算审计,必须招标项目一律招标,不招标项目按照“三重一大”原则集体研究决策,选择与工程规模相匹配的具有相应资质且信誉良好的施工单位施工。项目学校指派专人对工程施工各环节实施全程监督。

二、取得成效与经验

 通过各部门的紧密配合和不懈努力,我县义务教育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得到有效落实。校舍建设得到加强,维修改造工作得到及时开展,校舍安全性得到显著提高。同时,我们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一是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投入持续稳定。建立稳定、可持续的校舍建设投入机制,确保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二是要加强监管和检查,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及时到位。通过建立完善的资金监管制度和加强检查力度,确保校舍建设资金的安全、合规和有效使用,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三是要注重提高校舍建设标准和质量要求。通过制定统一的建设标准、加强施工质量监管,有效提升校舍建设水平和质量。

三、存在问题

一是财政资金持续投入存在困难。近年来我县对义务教育校舍安全的投入逐年增加,但由于学校数量多、分布广,资金需求量大,因本级财力有限,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特别是农村和偏远学校校舍安全保障资金投入不足。二是资金管理需进一步加强。部分学校在编制校舍安全保障资金预算时,缺乏科学的论证和评估,导致资金分配不合理、使用效益低下。另外,对校舍安全保障资金使用和监管需进一步加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政策执行不到位。部分学校对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的政策宣传不够到位,导致部分师生对政策内容和重要性了解不足。同时,在校舍安全管理方面,部分地方存在责任落实不明确、推诿扯皮的现象,导致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

四、对策与建议

一是继续加大财政投入。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义务教育校舍安全保障的投入力度,确保资金足额、及时到位。同时,要优化资金分配结构,加强对农村和偏远学校的投入。二是规范资金管理完善预算编制和审批程序,确保资金使用科学合理。同时,建立有效的资金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效率。包括资金的筹措、使用、监督和审计,以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三是改善学校办学条件通过校舍改造和维修,提升学校的教学环境,包括但不限于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设施的改善,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四是加强政策宣传。加大对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的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师生对政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我县义务教育学校校舍的安全保障水平,为师生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