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640422006/2019-00024 发文时间 2019-08-29
发布机构 西吉县司法局 文 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有效
标 题: 关于印发《西吉县食品药品监管执法司法问题整改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西吉县食品药品监管执法司法问题整改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政府,各行政执法单位(部门):

为切实做好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关于加强食品药品监管执法司法问题整改的通知,经西吉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同意,现将《西吉县食品药品监管执法司法问题整改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西吉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

2019年8月29日

西吉县食品药品监管执法司法问题整改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食品药品领域执法监管,根据自治区党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强食品药品监管执法司法问题整改的通知》(宁法办发〔2019〕25号)中涉及我县七个方面的问题,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整改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及市委四届四次全会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主动践行“四个最严”要求,以督察发现问题整改为导向,及时纠正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健全完善长效监管机制。

二、总体目标

坚持“标本兼治、务求实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上下联动、合力攻坚”的原则,阶段性和长期性结合,确保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

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落实方面

全面落实县长食品安全负总责、分管县长亲自抓的食品安全领导机制建立完善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综合协调工作制度,定期召开食品安全委员会全体工作会议建立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

责任领导:周时亮

牵头单位:市场监管局

配合单位:各乡镇

完成时限:立即整改并长期坚持

(二)食品保健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方面

一是继续加强食品保健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在前期整治基础上进一步开展食品保健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工作,严厉打击未经许可生产经营食品和保健品;食品和保健品标签虚假标识声称;利用网络、会议营销、电视购物、直销、电话营销等方式违法营销宣传、欺诈销售食品和保健品;未经审查发布保健食品广告以及发布虚假违法食品、保健品广告及其他涉及食品、保健品欺诈和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是突出老年人消费群体保健品监管。严厉查处保健品,产品所标功能声称无充分科学依据;食品、保健品的广告、宣传册、音频视频、会议讲座的内容,偏离标签、说明书标示的内容及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违法违规行为。

三是进一步加强案件线索查办力度。1.通过摸底排查、抽检监测、投诉举报、媒体广告等多种途径,主动收集违法线索,对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不按照批准内容生产、擅自改变生产工艺、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声称疾病预防或治疗功能、标签标识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一律从严处罚。追溯涉案食品生产源头,查清销售流向,涉及其他地区的及时通报,进行全链条打击,彻底摧毁违法食品生产销售网络。2.对涉案食品及时采取控制措施,监督企业召回涉案食品,暂停销售,并依法处置,防止再次流入市场。对通过互联网销售涉案食品的,责成第三方平台停止发布涉案食品销售信息,加强网络巡查,发现涉案食品及时采取措施。3.在案件查办过程中,进一步加强与工业和信息化、公安、网信等部门的沟通合作,对违反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的违法行为,及时作出行政处罚,对涉及违法广告以及电视台、报刊、互联网交易平台等第三方平台运营商的,及时移送相关部门查处;对涉外网站,转请互联网信息管理部门核实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责任领导:马海鹏 马国荣 马爱英

牵头单位:市场监管局 文化旅游广电局 网信办

配合单位:各乡镇

完成时限:立即整改并长期坚持

(三)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方面

是继续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按照《西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西吉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开展排查校园食品安全隐患守护校园食品安全行动的通知》(西市监发〔201940号)文件要求继续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严格整改存在问题。

是加强“小饭桌”食品安全监管。对全县“小饭桌”经营单位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建立健全“小饭桌”食品安全监管档案;对无证无照经营的全部依法取缔。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加强经营场所、空间布局、设备设施、原料采购、加工操作、清洁消毒、人员资质、食品留样等监管。同时,在检查过程中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加强食品安全意识,督促经营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三是加强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管。以校园及其周边的食品销售店经营的油炸面制品、膨化食品、豆制品、糖果、果味饮料等为主要品种,强化日常监督检查,重点检查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及其落实情况,整顿规范校园周边“五毛食品”经营行为,严厉查处销售“三无”、过期变质、假冒伪劣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的违法行为。同时,加大对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非法使用非食用物质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禁生产经营来源不明、票证不全、质量不合格的廉价小食品。对发现问题的,一律下架退市,追根溯源,从严查处,彻底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四是开展食品安全宣传。通过食品安全“进校园”、“进课堂”等形式进一步提升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切实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

责任领导:马海鹏 王自元

牵头单位:市场监管局 教育体育局

配合单位:各乡镇、辖区各学校

完成时限:立即整改并长期坚持

(四)餐饮服务卫生监管方面

一是加大餐饮培训力度。以《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为重点,开展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管理相对人及管理人员的培训,抓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培训。

二是加强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重点加强对“美团外卖”等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的监督检查,对辖区入网食品经营者信息进行核查,查处无证无照从事网络订餐和入网经营餐饮单位,组织开展网络订餐专项整治,以学校周边、商业集中区、居民小区、市场周边为重点区域,全面摸底排查,建立监管档案,督促第三方平台按要求对餐饮单位的名称、地址、食品经营许可证、量化分级信息等进行公示。

三是加强食品安全抽检。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品种,增强监管靶向性。紧盯风险程度高、合格率较低以及消费量大的重点品种和批发市场、校园周边、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加大抽检力度,提高问题发现率。对往年抽检不合格的食品增加抽检数量,对经营不合格食品的单位增加抽检频次,增强监督抽检工作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

责任领导:马海鹏 杨青鸿 王自元

牵头单位:市场监管局 卫生健康局 教育体育局

配合单位:各乡镇、辖区各学校

完成时限:立即整改并长期坚持

(五)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管方面

一是充实基层监管队伍。1.全面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加快充实药品监管队伍步伐,采取考录、选调等多种办法,配备专业技术人才,提高监管队伍的专业水平。2.加强职业化监管队伍建设。

二是完善基层药品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能。加强基层监管信息化建设。通过整合资源,建成覆盖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的药品安全信息网络和电子监管网络,把现代化科技手段延伸到基层,以便于在第一时间获得第一手资料,实现资源共享,动态管理。

三是争取资金设备投入,加强监管技术保障。积极争取资金改善仪器设备,增强检验能力整合检验资源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检验信息共享,促进检验水平不断提高;提高对快检车的使用效率,增强在基层工作中的巡查频率,强化对于高风险药品的监督检验工作。

四是提高素质,提升履职尽责能力。1.完善教育培训机制,有的放矢地开展执法培训、学习、研讨、技能演练等活动,使整个执法队伍素质得到锻炼和提高。2.强化对基层监管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监管能力切实提高执法队伍的行政执法能力。

五是以社会共治推动高效监管。1.建立部门联动执法机制,加强协同监管。充分发挥食安办职能作用,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加强跨部门合作,加强对成员单位工作的实绩考核。2.组建药品安全社会监督管理员队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批具有一定从业经验或相关专业背景的药品社会监督管理员,发动社会力量参与药品监管,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社会监督管理员依据确定的工作清单、责任片区、检查频次标准等,积极开展药品经营单位日常监督、辅导督促、信息反馈、法规宣传等工作,将监管时段延伸至8小时以外。对涉嫌违法信息,及时上报相关单位,由执法人员及时进行查处。3.建立部门间企业信用信息抄告制度,进一步完善“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失信约束惩戒机制,提升综合监管效能。

责任领导:马海鹏 杨青鸿

牵头单位:市场监管局 卫生健康局

配合单位:各乡镇

完成时限:立即整改并长期坚持

(六)农药兽药残留监管方面

一是投入品检验及定性清除。开展农药市场检查,重点检查小麦用除草剂和小麦、玉米用杀虫剂产品;适时组织开展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用药质量与标签抽检;在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主要农作物用药高峰期前,积极开展农药质量与标签抽检工作。

二是中小学营养改善计划初级农产品检测。不定期对全县“营养午餐”学校、县域重点蔬菜生产基地农产品开展农药残留抽检。

三是执法人员能力培训。对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全体人员的思想政治、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等方面进行培训,全面提高农业综合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适应执法任务的要求。

责任领导:马杰 王自元

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教育体育局

配合单位:各乡镇、辖区各学校

完成时限:立即整改并长期坚持

(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方面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安排专人负责。市场监管局安排法制人员专门负责日常协调工作,切实把两法衔接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常抓常议。

二是加强沟通协调,实现资源共享。对行政执法中发现的涉嫌犯罪案件的线索及时向检察机关通报。通过信息化技术,使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工作紧密衔接,实现案件信息共享工作即时同步,有效地发挥行政执法与司法有力的衔接。执法办案人员主动和当地的检察机关、公安局经侦大队定期探讨、交流执法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工作,研讨预防职务犯罪和经济违法犯罪及办案工作中的新问题,沟通协作,统一认识,进一步促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有效地避免“有案不移”“、以罚代刑”等现象。

三是加强学习培训,做好梳理工作。通过举办学习培训班、网络学习等形式,有针对性地组织相关人员学习,依法行政。

责任领导:穆存祥 李平 马建安 马海鹏

牵头单位:检察院 公安局 司法局 市场监管局

配合单位:各乡镇

完成时限:立即整改并长期坚持

四、整改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各牵头单位要建立健全整改落实工作责任制,形成一把手对整改落实工作全面负责、亲自抓,其他班子成员各负其责、带头抓,牵头单位统筹协调、具体抓,形成一级抓一级的整改落实格局。各配合单位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确保问题整改扎实有效。

(二)细化目标任务,强化工作措施。各行政执法部门要按照整改方案分工,进一步明确整改责任和完成时限,逐条逐项抓好落实。对目标任务、完成时限已经明确的,要细化方法步骤,按照节点推进落实;对需要长期落实的任务,要制定阶段性计划和目标,持之以恒推进落实。

(三)严格跟踪督查,力求工作实效。各牵头单位要定期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并适时向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报告整改落实进展情况,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对整改落实中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人员,提出要求并限期改正,对批评教育后仍完不成整改任务的严肃追责问责,倒逼整改责任落实到位。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网站地图

主办:西吉县人民政府    承办:西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子信箱:xjxzwgkb@163.com

宁ICP备09000126号-1    网站标识码:6404220001    宁公网安备640422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