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640422017/2018-76763 发文时间 2018-08-07
发布机构 西吉县统计局 文 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有效
标 题: 西吉:上半年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简析
西吉:上半年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简析

  2017年全国农业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西吉县是农业大县,农村人口占全县总人口85.5%。通过对西吉县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了解2018年上半年西吉县农村居民收入和支出的具体情况,为西吉县农业农村发展提出更多的发展建议,以此来缩小城乡差距。 

  一、收入结构分析 

  据居民收支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西吉县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6.7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1%。工资性收入占比43.0%,经营性收入占比35.7%,转移性收入占比20.8%,财产性收入占比0.6%。其中占比较大的是工资性收入,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方向经营性收入排第二位。通过对经营性收入的结构分析发现,一产占比62.5%,比重很大。(如图1) 

 

   

  图1  2018年上半年西吉县农村可支配收入结构图 

   对上半年第一产业的结构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牧业占90.8%,而农业只占8.6%。第一产业的结构中占比较大的是牧业,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国家精准扶贫政策中的产业扶贫推动了西吉县农村养殖业的发展。二是主要农产品价格下跌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如马铃薯滞销,价格同比大幅下降,农业收入下滑。三是农业生产的效益竞争力很低,不能成为拉动西吉县农村发展的主要动力。从效益竞争力的方向分析,即产出和投入情况对比的角度分析农业发展的产出率。数据显示:未扣除生产费用的农业现金收入为450.5元,农业生产现金费用支出为384.4元,用于农业生产的实物折价为9.9元,农业实际的净收入为56.2元。农业生产经营现金费用和实物折价总费用为394.4元,占未扣除生产费用的现金收入比为87.5%,生产成本和实际纯收入的比重为7:1。(如图2) 

   

  图2  2018年上半年西吉县农村第一产业收入结构图 

   二、生活消费结构分析 

  2018年上半年,西吉县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242.8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4%,通过对生活消费支出中八大类的消费进行简单的分析,2018年上半年西吉县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分布较均匀,占比相对较大的是食品烟酒支出为29.0%。基于循环经济的农村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分析方案,即用恩格尔系数来分析2018年上半年西吉县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一般认为,该指标比例越低,生活质量越高。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当恩格尔系数小于20%时,为最富裕型生活;当该系数介于20%~40%之间时,为富裕型生活;介于40%~50%之间为小康型生活;当位于50%~59%时,为温饱型生活;当该数据大于59%时,为绝对贫困生活。2018年上半年西吉县农民恩格尔系数为29.0%,按照世界粮农组织的判断标准,上半年西吉县农民的生活质量已达到富裕型。可以直观的看出,西吉县农民的消费观念正在改变,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正在不断的加强。(如图3)  

   

  图3  2018年上半年西吉县农村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图 

  三、综合分析及对策建议 

  综合2018年上半年西吉县农民收入和支出情况,西吉县农村经济发展呈现稳步上升状态,农民消费结构趋于合理。收入结构分析过程中发现农业收入在第一产业中占比较小,发展较去年同期下降7.0%,农业支出和净收入差距悬殊;基本生活食品消费在总消费中占比为29.0%,生活消费结构逐渐趋于合理。从数据分析角度,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一)渐进式产业组织化,打造集约产业。 

  由于农户自身能力和产业的分散经营,在技术、市场方面欠缺有效衔接,形成不了规模效益,极易产生农产品“销售难”和滞销问题。因此,政府向市场主体大型商超对接显得十分重要。可以以村、乡为单位成立产品合作社,聘请大型销售组织作为技术、标准指导,给农户提供间接式的服务。同时成立相关的组织或协会,引导农户形成初级产业组织,当这些协会成熟以后,再对接公司和经营大户,有效解决市场网络断裂问题。使农户以渐进方式,接受市场压力的过程中,培育起共赢的合作精神和行为取向。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可以以村集体、乡镇为单位建立马铃薯等农产品初加工或者深加工基地,把农产品,尤其是马铃薯特色产业的发展推向更高,成为拉动农村经济发展,推动西吉县发展的主要产业。 

  (二)结合乡镇政府体制改革的农技服务创新,培育特色农产品。 

  目前我县乡镇农技人员的机构和人员配置还不能满足农民农副产业发展的需求。需要强化农技人员的配备,鼓励各种专业的农技人员、大学生下沉到农村产业的一线。也可以从组织机构和管理服务创新角度,剥离乡镇一级的农技机构和人员,组建农村产业实体服务公司,政府把涉农产业、脱贫产业等业务转包、外包给这些公司,形成契约式管理模式。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农产品种植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同时还可以降低成本,更大程度的增加收益。另一方面,结合本地水土、气候等因素培育特色产品,打造独有品牌,形成品牌效益。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网站地图

主办:西吉县人民政府    承办:西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子信箱:xjxzwgkb@163.com

宁ICP备09000126号-1    网站标识码:6404220001    宁公网安备640422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