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640422003/2021-00075 | 发文时间 | 2021-07-06 |
发布机构 | 西吉县教育体育局 | 文 号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 有效 |
标 题: | 西吉县“5招5431式”举措全面落实教师家访制度推动办实事解难题见实效 |
全面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常态化开展家访工作,是改善教群关系,促进家校共育的有效途径,是不断凝聚育人合力,完善协同育人机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在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之际,为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工作动力和实实在在的教育成果,把教育工作落实到“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行动上来,不断增强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西吉县教育工委教育体育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化一线学生工作,构建“五招、五类学生学情、四种走访形式、三个前置铺垫、一个制度机制”的“5招5431式”举措全面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确保家访全覆盖、接地气、办实事、解难题、见实效。
一、着力“五招”推进家访全覆盖。“传”教育正能量之声。要正确全面宣传全县和本学校教育工作成绩,特别是学校基础建设、管理制度建设、师德师风建设、教育教学成绩和班级工作等,得到广大家长的认可。同时,加强安全教育宣传,督促家长或委托监护人切实肩负起学生的安全教育职责,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做好学生的校外安全监护和管理工作。“问”学校教育之见。重视做好家校沟通,学校要全面征询、汇总家长对学校管理、教师教育等意见建议,及时研究整改措施,利用家长会、上门回访、公开信等形式,将整改措施和效果向家长和社会反馈,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形成家校联动的教育合力。“研”科学家教之策。根据实际,深入了解学生家教和家庭情况,借助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与家长研究针对学生特点的家教策略;引导家长转变家教观念,在关注孩子学习、生活的同时,更加关注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培养;注重对特殊群体学生进行点对点家教指导,做好心理疏导、学习辅导和亲子沟通、励志教育、关爱教育等。“谋”学生全面发展之计。家访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思想、学习情况,指明学生优点、闪光点;坚持问题导向,与家长共同研究学生努力方向,提出改进建议,做好学生学习指导,切实为学生和家长解疑答惑,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教师要与家长共同做好九年级学生升学和成长规划,提出科学培养规划方案。“督”家访落实之效。为确保家访工作落到实处,由县教育体育局对全县各学校家访工作进行跟进督查,采取上门实地调查、电话调查的形式,对家访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和及时调度。
二、聚焦“五类”学生学情解难题。注重因地因校制宜,推进中小学课后家访工作。优先保障残疾儿童、留守儿童、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群体,采取“一对一家访”模式切实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成长环境及在家思想状况与表现。适时进行心理疏导,鼓励他们乐观向上、心怀希望,全力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真正将党的温暖送到家长心中,让家长的获得感沉甸甸,幸福感成色足。在幼儿园,充分发挥家委会作用,动员鼓励家长定期参与到保教保育工作,结合家庭条件开展游戏、手工、表演等活动,增进亲子关系,提升家园共育合力,推进幼儿普及普惠发展。在中小学,做到“六备”“五心”“四记”,“六备”即备学生、备家长、备内容、备策略、备预期、备应急预案;“五心”即热心、耐心、专心、细心、精心;“四记”即记好家访笔记、记录家访过程、记载各种信息、记清意见建议;结合实际采取“1+N”分片式家访模式进行疏导教育,“1”是作业辅导,“N”是志愿服务、社团活动等,分片式是根据居住区域等因素,划分“家访片区”,选择三五个家庭为“家访基地家庭”,周围多位同学的家长和老师以这个“家访基地家庭”为场所,召开小范围的学校、家庭教育访问交流活动,培养学生兴趣。聚焦“五项管理”,引导家庭树立科学育人观念,营造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成长环境,促进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治理合力,提升学生的健康体质、艺术素养和文化品格。在普通高中,采取“心理疏导+专题辅导”模式,分析学困原因、制定学习计划,深入挖掘学校教育之外能够深层促进学生发展家长进步的教育动力因素,切实帮助学生改善学习和生活环境。构建学校家访文化,在校园中加强教师家访成果展览和宣传,将家访点滴融入学生日常管理与教学,以生动的家访案例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和课程教学活力,促进学生优质特色发展。在职业学校,组建教育咨询指导研究机构,帮助指导就业规划,鼓励学生多渠道就业,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渠道,培育和传播崇尚劳动、敬业守信、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
三、推行“四种”走访形式强力度。精准到户实地访。走进学生家庭,做到一问二看三交流,即问学生在家表现,看学生家庭情况,交流家校共育方法,把家访工作做实做细做具体;发现问题回头访。在家访过程中发现问题之后随时回访,跟踪了解学生状况;沟通不畅换人访。遇到和家长沟通不畅、家长对教师信任度低时,换成家长信赖的老师进行家访;征求意见调查访。随时开展调查,征求家长的建议,倾听家长的意见。针对家长的意见、建议进行改进之后,再调查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做到满意百分百,成为社会、家长信赖的好学校。
四、注重“三个”前置铺垫提实效。一是家访前教师做到“三明确”,明确“为什么访、访什么、怎么访”,争取家访效益最优化;二是家访前做到“三思考”即“交流什么,宣传什么,指导什么”,争取家访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家庭。三是家访中做到“三到位”,即“观察”环境到位,适时进行立志教育并引导孩子树立学习目标和短期梦想。“观察”家长到位,分析和思考用什么样的语言能更好地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同时找到有利于家校合作的最佳人选。“观察”亲子关系到位。观察孩子与家长之间关系的微妙处,找到有效的教育契机。
五、完善“一项”制度机制增合力。采取措施做到家校合作、安全、管理、督导“四到位”,“六不准”(不准要求家长安排车辆接送,不准借家访名义向家长提出任何私人要求,不准收受家长馈赠的钱、物,不准接受家长的吃请和报销开支,不准参与家长组织的娱乐消费活动,不准利用知悉或者掌握的招考等教育信息向家长谋取利益或以家访名义进行有偿家教)划定红线,并纳入教育督导内容。将各学校家访参与率、满意率等情况纳入学校年度考核,提升服务质量,促进形成全面覆盖的家访指导网络。在家访方式上,从传统的上门家访向电话家访、网络联访、重点约访等新形式转变,建立以“实地家访为主、多种家访形式并存的常态化家访机制”;在家访对象上,从个体、重点学生家访向面向全体学生全覆盖转变;家访内容上,从单纯的关心关爱向精准帮扶、家校矛盾化解、监督管理等全方位转变,实现将看得见、用得上的方法举措与管长远、有长效的机制紧密结合,真正办一批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实事,促进形成长效机制,实现“五个成效凸显”即实现家访联系更深入、情况掌握更全面、解决问题更及时、服务渠道更畅通、家校关系更融洽,达到“家访服务永在现,校园治理更高效”的目标。
全县各级各类学校400余所5000余名教职工深入到8000余名学生家庭开展全覆盖式家访服务工作,全方位指导家庭教育,既解决了家庭经济负担,又帮助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全身心守护学生成长成才。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主办:西吉县人民政府 承办:西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子信箱:xjxzwgkb@163.com
宁ICP备09000126号-1 网站标识码:6404220001 宁公网安备640422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