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640422010/2019-00073 | 发文时间 | 2019-11-26 |
发布机构 | 西吉县住建局 | 文 号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 有效 |
标 题: | 天然气风险评估结果 |
风险评估结果
目 录
西吉县吉源天然气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1月29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住所位于宁夏固原市西吉县东坪立交桥北侧,公司现有员工30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5人,主要经营CNG。
公司基本情况表
单位名称 |
西吉县吉源天然气有限公司 |
||||
注册地址 |
西吉县东坪立交桥北侧 |
||||
企业性质 |
有限责任公司 |
电话 |
3011008 |
||
主要负责人 |
杨朋飞 |
安全主管人 |
罗鹏 |
||
员工人数 |
30 |
安全管理人数 |
5 |
||
成立日期 |
2009.11.29 |
经营种类 |
CNG |
||
注册资金 |
1000万元整 |
CNG加气机数量(台) |
4 |
CNG加气机数量(支) |
8 |
经营场所地址 |
西吉县迎宾大道南侧 |
||||
储存场所地址 |
西吉县迎宾大道南侧 |
||||
CNG |
18m³ |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20类、《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和《职业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等标准和规范,结合加气站特点,对加气站存在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和分析。
加气站可能发生的火灾、其它爆炸事故包括:CNG泄漏引起的火灾、其它爆炸;电气火灾、其它爆炸。
1、CNG引起的火灾、其它爆炸
CNG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该项目CNG工艺设施均为敞开或半敞开式设置,天然气的比重也较空气轻,易于扩散,一般情况下不易积累而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只有天然气发生大量泄漏,一时无法扩散而在某个空间积聚,才会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典型设备或区域发生天然气泄漏、甚至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如下。
1)储气区
(1)CNG储气瓶组
CNG储气瓶组与外部管线相连的阀门、法兰、压力表、仪表等,若由于安装质量差,或由于疏忽漏装垫片,以及使用过程中的腐蚀穿孔或因焊接不良或腐蚀而产生疲劳造成的裂纹等,都可能引起介质泄漏,泄漏介质遇点火源则易导致火灾、爆炸事故。
另外,在储气区内违章使用明火、检修时违规操作等情况,也易诱发火灾、爆炸事故。
(2)输气管线
储气区输送介质的管线如果发生下列问题也可能引起储气区火灾爆炸事故。
①由于事故、误操作或人为破坏使输气管线受到机械伤害而破裂或断裂,导致天然气泄漏,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②管道焊接质量差,或者管道上法兰等连接件密封不严,导致天然气泄漏。
③管线连接不牢固,卸气压力过大,造成管线连接处天然气泄漏,若遇明火或高温热源,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3)加气区
加气区由于人员、车辆流动频繁,不安全因素较多,例如:未熄火加气、气罐泄漏、加气机泄漏均容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若加气过程中因设备故障导致天然气泄漏,遇明火、机械火星、静电火花、雷电、烟囱飞火等点火源,有导致火灾爆炸的危险。尤其是靠近公路一侧,来往车辆较频繁,一旦发生事故,将会扩大灾害范围。
若进站加气的车辆所配置的气罐未定期检测、存在严重事故隐患,在加气过程中由于压力逐步增加导致气罐物理爆炸,天然气泄漏继而发生天然气火灾爆炸事故。
(4)站房
若燃气壁挂炉天然气管线若发生泄漏,遇到明火、高温、静电火花、撞击火花等引燃源引燃,有可能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
2、电气火灾
明火、短路、过载均会引起电气设备火灾。电气设备、线路一般都使用了大量的塑料、橡胶、绝缘漆、稀释剂等材料,火灾蔓延速度快,燃烧时能产生大量烟雾,产生有毒气体,因此,电气火灾危险性也比较大。
加气站使用的CNG储气瓶组,压力容器一旦超压又不能及时泄压,压力容器及设备存在超压爆炸危险,CNG储气瓶组如果发生超压爆炸,往往伴随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压力容器爆炸的原因,主要有:
1)压力容器选材不当导致脆性断裂或腐蚀破裂。
2)压力容器结构不合理使容器某些部件产生过高的局部应力,最后导致容器疲劳破裂或脆性破裂。
3)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低劣、未进行正规压力试验即投入使用导致发生爆裂事故。
4)压力容器在生产中长期承受压力,且受到介质的腐蚀性或流体的冲刷磨损,以及操作压力、温度波动的影响,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缺陷,压力容器未根据检验周期定期进行检验而可能发生爆炸。
5)容器内压力超过容器的承载压力时,可能发生容器焊缝破裂,引发容器爆炸事故。
6)压力容器安全附件不齐全,如安全阀、压力表等,或未定期检验,造成无法正常使用,而导致压力容器爆裂。
7)压力容器未根据安全操作要求精心操作和正确使用压力容器。
8)设备、管道因应力腐蚀损坏、苛性脆化损坏、氢腐蚀损坏、垢下腐蚀损坏、氧腐蚀损坏、电化学腐蚀损坏等而发生爆裂,进而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9)压力管道在使用过程中因超压,存在爆炸危险。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属于单纯性窒息性气体,但因天然气含其它杂质,如天然气中含有的硫化氢,泄漏后在有限空间积聚造成人员中毒窒息伤害的可能。
当CNG大量泄漏到空气中或封闭的室内空间并达到一定浓度,会使空气中的含氧量减少,严重时会使人窒息死亡,当空气中的甲烷浓度达到25%-30%时就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
化粪池内常见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硫化氢、甲烷、二氧化碳、氰化物(氰化氢)、砷化物(砷化氢)、氨气等等,其中在化粪池清掏作业过程中以硫化氢中毒最为普遍,硫化氢常温下存在形式为无色带臭鸡蛋气味的气体,低浓度时即可在接触后引起流泪、咳嗽、头晕、头痛、胸闷、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高浓度时即可在接触后因通过人体内化学感受器官直接作用大脑神经中枢, 使呼吸麻痹或进一步停止和心跳异常和进一步停止, 造成抽搐、迅速昏迷等,导致昏迷或死亡,如果作业人员未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可能造成中毒和窒息事故。
加气站的各类用电设备以及配电室等公用配套设施,如遇设备开关缺陷、保护接地装置失效或操作失误、违章操作等均可能造成电气伤害事故。触电是电气伤害事故的最主要的一个方面。触电事故的原因如下:
(1)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安装操作不当、保养不善及接地、接零损坏或失效等,将会引起电气设备绝缘性能降低或保护失效,可能造成漏电,引起触电事故。
(2)当电缆自身故障,电缆绝缘材料老化,极易引起电缆绝缘性能下降而漏电,造成人员发生触电危险。
(3)防雷电设施或接地损坏、失效可能遭受雷击,引发火灾、爆炸、设备损坏、人员触电伤害事故。
(4)刀闸、开关外壳损坏,人员意外接触造成触电伤害事故。
(5)电工作业未使用防护用品或防护用品不合格可造成人员触电事故。
(6)电工作业使用不合乎要求的工具或工具不合格可造成人员触电事故。
加气站潜在的车辆伤害事故主要是进站加气车辆驾驶员违章驾驶造成的,如驾驶员无照驾驶或超速驾车、站内车辆管道制度不严等。
加气站存在空气压缩机等机械设备,在安装、调试、生产运行、设备检修、管理检查等过程中,作业人员不可避免地要与这些设备进行接触。设备的快速转动部件、快速移动部件、摆动部件、啮合部件等若缺乏良好的防护设施,有可能伤及人员的手、脚、头发及其它身体部位。因此,如相应的防护装置失效或未采取防护措施等,容易引起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机械伤害。
在检维修作业(高处作业)时,因工具、零部件、物品存放不当,检维修现场混乱,违章蛮干,可能发生工具、零部件、物品的坠落伤人。
罩棚焊接或连接不牢,遇大风等恶劣天气;冬季下雪,未及时清理罩棚上的积雪,都有可能造成罩棚坍塌事故。
在检维修罩棚或登高检维修设备及更换灯具时,若作业人员身体状况不好,注意力不集中,违反高处作业规定,未系安全带等,可引起高处坠落伤亡事故。
加气站的噪声源主要有:压缩机、加油加气机等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可产生机械噪声,长时间在附近操作,可能会产生噪声伤害。噪声对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作业场所内噪声的职业危害接触限值为85dB(A),噪声不仅可能使人患上噪声聋,还可能引起高血压、心脏病、神经官能症等疾病。噪声还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活动,特别强烈的噪声和振动还能损坏建筑物与影响仪器设备等的正常运行。
甲烷存在区域为加气区、工艺设备区、CNG储气瓶组。甲烷为单纯窒息性气体,如果作业现场存在高浓度甲烷可导致人员窒息。
可能造成火灾、爆炸、中毒、灼烫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分布
序号 |
危险、有害因素 |
触发事件 |
可能发生的场所或部位 |
|||
1 |
火灾 |
物料火灾 |
可燃物(天然气、乙炔)发生泄漏,遇点火源。 |
加气区、储气区、气瓶使用场所(维修过程)。 |
||
电气火灾 |
电气设备、电气线路明火、短路、过载。 |
配电室、电气设备、电气线路等。 |
||||
2 |
其它爆炸 |
可燃物(天然气、乙炔)发生泄漏,且泄漏浓度达到爆炸极限,遇点火源。 |
加气区、储气区、气瓶使用场所(施工及维修过程)。 |
|||
3 |
容器爆炸 |
使用压力超过容器、管道的额定承压能力。 |
储气区、气瓶使用场所(维修过程)。 |
|||
4 |
中毒和窒息 |
密闭空间内吸入大量天然气、乙炔、一氧化碳。 |
储气区、有限空间作业、气瓶使用场所(维修过程)。 |
加气站可能造成作业人员伤亡的其它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分布见下表。
可能造成作业人员伤亡的其它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分布
序号 |
其它危险、有害因素 |
触发因素 |
可能发生的场所或部位 |
1 |
触电 |
电气线路、电气设备绝缘性能降低或保护失效,造成漏电。 |
配电室、电气设备、电气线路等。 |
2 |
车辆伤害 |
进站加气车辆驾驶员违章驾驶。 |
加气区、站内道路等。 |
3 |
机械伤害 |
防护装置不完善、损坏、被拆除,作业人员违章操作等。 |
转动设备等。 |
4 |
物体打击 |
工具、零部件、物品的坠落伤人。 |
罩棚(检维修罩棚时等工具坠落伤人)。 |
5 |
高处坠落 |
违反高处作业规定,未系安全带等。 |
罩棚、站房(检维修过程中)、高于基准面2m以上的作业点。 |
6 |
坍塌 |
1、罩棚焊接或连接不牢。 2、冬季下雪,未及时清理罩棚上的积雪。 |
罩棚 |
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进行辨识,加气站存在的主要有害因素为:物理因素(噪声、低温)、化学因素(甲烷)。
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危害因素及其分布
序号 |
有害因素 |
可能导致的职业危害 |
可能发生的场所或部位 |
|
1 |
物理因素 |
噪声 |
噪声聋 |
加气区、CNG工艺设备区 |
2 |
化学因素 |
甲烷 |
窒息、化学性皮肤灼伤 |
加气区、CNG工艺设备区、CNG储气瓶组等。 |
采用危险度评价法对加气工艺中所涉及的设备设施的危险度进行评价,确定其危险等级。
危险度评价表
由危险度评价结果可知,CNG储气瓶组的危险度等级均为Ⅰ级,属于高度危险;CNG加气机的危险度等级均为Ⅱ级,属于中度危险。
1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主办:西吉县人民政府 承办:西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子信箱:xjxzwgkb@163.com
宁ICP备09000126号-1 网站标识码:6404220001 宁公网安备640422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