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640422085/2024-00002 发文时间 2023-10-01
发布机构 西吉县科学技术局 文 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有效
标 题: 西吉县科学技术局2023年度科技创新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西吉县科学技术局2023年度科技创新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年初以来,我县科技创新工作在区、市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盯全年目标任务,拓展工作思路,科技创新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主要抓手,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根据工作安排,现将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打算报告如下:

一、2023年党建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责任落实,强化政治建设。一是落实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切实履行好管党治党、强基固本的政治责任,落实党组书记抓好党建第一责任,年初召开党建工作部署会,细化党建工作措施,将党建工作与科技工作同步部署。二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落地落实。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贯穿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全过程,严格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党组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负总责,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责任。全体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是狠抓意识形态工作。科技局党组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建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将其纳入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汇总,不断提高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认识。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压实主体责任,按照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局党组对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切实抓好意识形态工作。

(二)聚焦思想建设,强化理论武装。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局党组采用领导领学、集中学习等多种形式组织全体干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学习引导全体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强化“一岗双责”的思想认识。共开展集中学习82次,其中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次、党组会15次、党员大会4次、干部职工学习会51次。二是督促检查干部学习。局党组及时跟进监督干部学习情况,通过“学习强国”“宁夏干部教育网络学院”“宁夏法宣在线”等网络学习平台积分排名情况和检查学习笔记,适时督促干部加强自主学习。通过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领导干部、党员的政治思想和领悟力明显提高,党史知识进一步充实,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为民办实事的主动性进一步增强。

(三)聚焦廉洁自律,强化作风纪律建设。一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方面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科技局党组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党组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负总责,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责任,将党风廉政建设与科技创新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另一方面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切实把加强党风廉政教育作为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学习党纪党规和廉政法律法规、反面案例,党支部书记上党课,节假日发送廉政提醒短信等,进一步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提高拒腐防变潜力。二是严格政治纪律。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永远摆在首要位置,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坚持党员领导干部对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个人有关事项,按规定程序向党组织报告。

(四)聚焦主题教育,锤炼忠诚政治品质。自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通过党组(扩大)会议、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和干部职工学习会等各类会议,安排学习共计33次(干部职工学习23次),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必读篇”,全面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等“宁夏篇”,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本行业、本领域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等“结合篇”。紧盯学习成果检视,开展主题教育学习讨论1次,党员干部通过相互研讨交流、分享经验和谈心得体会,形成互促互学的良好氛围。组织开展了书记讲党课活动1次,书记结合工作实际,详细解读了“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六个必须坚持”的重要指导意义和工作实际中具体转化应用。结合主题教育活动安排部署,邀请县委党校讲师开展“感恩总书记,奋进新征程”宣讲1次,宣讲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感恩总书记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围绕“深刻认识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及精髓”等核心内容作了全面宣讲和深入阐释。

(五)对标巡视巡察,扎实推动问题整改。2023年3月21日至5月18日,县委十五届第四轮巡察第一巡察组对科技局党组开展了常规巡察,8月11日反馈了巡察意见,实事求是指出了存在的17个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对此,局党组高度重视,召开2023年第十一次党组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为全面做好巡察整改工作,确保反馈问题和意见建议得到有效整改落实,制定印发了《县委第一巡察组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压实整改责任,明确整改时限,责任到人,能够按照规定时间节点全面完成整改。

、2023科技创新工作开展情况

(一)主要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自治区科技创新效能目标管理考核共涉及全社会R&D经费投入等6项指标,年初以来,我局组织工作人员深入规上企业、事业单位就全社会R&D归统工作进行现场指导,并上报区、市统计部门审定,2022年全社会R&D经费投入2237万元,R&D投入强度0.26%,分别完成目标任务2700万元和0.3%的83%、87%。2023年,县财政安排R&D资金646.98万元,同比增长12.6%(目标任务为增长10%)。组织申报宁夏佳立马铃薯产业有限公司、宁夏福寿康宁大健康生物有限公司2家企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目标任务1家);具有有研发活动的规上企业8家,占12家规上工业企业的66.6%(目标任务33.3%)。2023年完成科技成果登记6项,完成目标任务5项的120%。技术合同成交额完成2359万元,完成目标任务1800万元的131%。

(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一是实施各类科技项目,服务工农业高质量发展。聚焦县域重点产业科技需求,围绕马铃薯、肉牛、冷凉蔬菜、杂粮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积极争取申报科技项目,2023年共争取各类科技项目73个,安排补助资金3245.96万元,同比增长60.3%;其中自治区科技厅安排项目48个,安排补助资金1383.18万元,同比增长31.1%;科技项目的实施,有力推动了我县主导产业的发展。

二是加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创新主体不断壮大。2023年,以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等创新主体为抓手,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组织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区级科技型企业9家,技术创新中心2家。

三是积极推动产学研相结合,校地合作迈出坚实步伐。2023年,我县加大了与科研院所的沟通对接力度,年初以来,县级分管领导带领相关部门、企业负责人两次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行调研对接;同时,西农大食品学院、农学院、机电学院、信息学院部分专家教授来我县进行调研;针对我县农业主导产业“瓶颈”把脉问诊,提出符合我县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并与西农大就杂粮产品开发、福寿康宁饮品(6宝原浆)开发、马莲灌区节水灌溉试验基地、牛粪高质化关键技术研究、节水设备研究开发达成合作意向,投入研发费用70万元,开展相关工作。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签订了合作协议,围绕生态循环农业、科技培训、人才培养、果蔬(牧草)新品种引进进行合作。

四是组织科技人才下沉基层,提升科技服务水平质量。2023争取资金154万元,实施科技特派员项目15个,涉及肉牛、蔬菜、马铃薯等产业。落实“三区”人才项目资金110万元,安排52名“三区”人才在52个已脱贫销号村开展工作。发挥科技特派团人才优势,将科技特派团中的22名成员列入“三区”人才计划,并为每位成员安排2万元的工作经费;同时,为科技特派团服务的9个产业组每个组安排了1-2个科技项目。

五是加大宣传教育培训力度,营造崇尚科学良好氛围。2023年,我局加大了对科技特派员等科技人才和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培训力度,大力宣传科技政策,提高科技特派员、企业家创新意识和能力。落实资金14万元,举办培训班2期,对100人名科技特派员和“三区”人才进行了集中培训;同时,参加自治区科技厅举办的线上培训,累计培训600人(次),不断提高了科技人才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提供了人才支撑。

六是强化驻村帮扶责任落实,凝心聚力推进乡村振兴。根据县委组织部《关于向全县重点乡村选派第五轮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局高度重视,选派了1名驻村第一书记和1名驻村工作队员赴什字乡李海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组织帮扶责任人深入农户开展调研活动,通过与帮扶户“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详细了解村民就业、就医、生产生活等方面实际困难与需求,及时将好技术、好经验、好政策推荐给帮扶户。为进一步改善帮扶户人居环境,筹集资金17万元什字乡李海村170户常住户每户安装碳纤维电热板炕1个,解决冬季取暖问题。同时为李海村安排“三区”人才1名,服务期限1年,为李海村肉牛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

(三)特色亮点工作

一是建立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地。实施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山蔬菜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该项目由宁夏大学主持,重点开展辣椒、甘蓝、萝卜品种引选,生产关键技术研发,采后加工、品质保鲜技术研发等,创建六盘山冷凉蔬菜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该项目在马莲乡马莲村建基地1000亩,并开展各类技术研究。实施了六盘山、秦巴山区特色种养绿色高效关键技术集成示范项目---西吉县冷凉蔬菜产业绿色高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该项目科技部今年3月份批复立项,安排资金268万元,项目由甘肃农业大学与宁夏农科院联合组织实施,在硝河乡隆堡村建蔬菜基地500亩,主要开展青花菜、辣椒、芹菜、娃娃菜等蔬菜关键技术研究。

二是建立了自治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基地。经争取,科技厅下达专项资金190万元,实施了2022年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西吉县马铃薯增产增效绿色种植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在新营、红耀2乡建立马铃薯高效绿色种植项目基地1万亩。组织申报了西吉县肉牛高效养殖草畜耦合与循环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示范项目和西吉县旱地主栽作物品种引进转化与应用等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个,自治区科技厅已批复立项,安排专项资金240万元,计划2024年启动实施。

三、围绕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全力配合完成目标任务

(一)对标清洁取暖工作目标,推进生物质锅炉项目实施。按照《西吉县冬季清洁取暖项目实施方案》(西政办发〔2022〕68号)文件要求,我局高度重视,委托宁夏鸿图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西吉县2022年农村生物质热源改造项目实施方案》,计划在全县19个乡(镇)安装生物质节能炉具3000户,供暖面积1.8万平方米。该项目3月3日启动实施,6月底完成生物质锅炉安装任务。

(二)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排查化解燃气安全隐患。为进一步落实区市县党委和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各项决策部署,按照《固原市安全委员会关于印发<固原市区燃月气和“九小场所”等安全网格化监管实施方案>的通知》,7月8日至8月22日,科技局所属第三网格第一小组针对北至北环路、东至公园西路、南至吉强中路、西至广场路片区的商户及住户消防和燃气安全展开全面摸排工作。共对723户居民及周边197家商铺进行摸排、培训、整改及更换燃气三件套,进一步提高了片区居民及商户对燃气及消防的管理意识,营造了良好的安全氛围。此次排查工作发现商户消防及燃气安全隐患共计217条,现已整改217条,整改率达到100%;发现住户燃气安全隐患共计153条,现已整改153条,整改率达到100%。

(三)配合核查乡村振兴工作,推动问题整改落实。按照中共西吉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起底大核查大督导工作方案》(西党农办发〔2023〕37号)文件部署要求,全面做好2023年度国家考核评估迎检工作,科技局配合第十核查组对将台堡镇16个村的乡村振兴工作进行了核查督导,完成了相关问题整改,切实做到底数清、任务清、问题清、政策清、责任清。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全社会R&D经费投入不足。西吉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县级R&D经费投入虽然每年按照10%速度增加,但由于基数低,地方财力有限,县级财政难以筹措大量资金用于科技研发。2022年全社会R&D投入2237万元,投入强度0.26%,R&D经费投入强度分别低于全区、全市1.31个百分点和0.24个百分点,全社会R&D经费投入还需持续加强。

(二)科技创新主体数量少且创新意识不强。目前,全县现有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8家,农业科研单位4家,有研发活动的规上企业8家;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自治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2家;现有科技型企业35家。创新主体数量少,企业对创新发展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研发经费投入不大,企业家创新发展的主动性还有待提高。

(三)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由于我县规上企业数量少,研发能力弱,申报自治区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数量少。另外,由于与科研院校合作不够紧密,重大科研成果不能及时引进示范推广,所申报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农业领域,而工业和社会领域一些成果转化项目由于缺少前置条件而无法申报。

五、2024年科技创新工作打算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在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列为“五大战略”之首,把打造科技创新高地作为高质量发展“九大支撑”的第一条,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2024年我局将科技创新工作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力抓手抓实抓好,科技创新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以科技创新考核为目标,全力完成6项考核指标;突出两个特色亮点工作,助推项目基地建设;聚焦三类科技项目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实施科技创新四大工程,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努力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一)围绕一个核心目标,全力完成考核指标

力争全社会R&D经费投入2500万元,同比增长10%以上;县级财政安排R&D资金712万元,同比增速10%;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占企业总数的35%;培育自治区科技型企业5,登记科技成果5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000万元以上;科技创新水平、科技创新贡献持续提升;加大校企对接力度,引进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个,县域科技成果引进示范推广项目7。争取在2024年效能目标管理考核中达到优秀等次。

(二)突出两个亮点工作,助推项目基地建设

一是建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地。在马莲乡马莲村续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山蔬菜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基地1000亩,开展甘蓝、萝卜、辣椒等蔬菜关键技术研究。在硝河乡隆堡村续建六盘山、秦巴山区特色种养绿色高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西吉县冷凉蔬菜产业绿色高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基地500亩,开展辣椒、芹菜、娃娃菜、青花菜等蔬菜关键技术研究。二是建立自治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基地。实施草畜耦合与循环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示范项目,建立示范基地1个、示范村5个,示范推广优质品种饲草1万亩,草畜耦合肉牛1万头。实施西吉县旱地主栽作物品种引进转化与应用项目,引进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胡麻新品种“宁亚24号”、糜子新品种“固糜25号”和宁夏金润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冬小麦新品种“晋麦101”,开展示范推广,促进农民增收,转化的新品种在宁南山区示范推广3万亩以上。

(三)聚焦三类项目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科技项目实施是科技创新工作主要内容之一,谋划好、实施好科技项目,对助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对此,我局结合全县肉牛、马铃薯、蔬菜、杂粮等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初步谋划提出2024年科技项目21个,项目总投资13672万元,其中2024年计划投资10365万元(国家补助资金4688万元)。一是续建项目抓进度。2024年计划续建项目3个,总投资3603万元,其中2024年计划投资734万元(全部为国补资金),明春解冻后立即组织实施;二是新建项目抓开工。2024年计划新建项目8个,总投资7051万元,其中2024年计划投资7051万元(国补资金2721万元),对新建项目督促企业做好前期工作,待自治区投资计划下达后立即组织实施,确保年度任务完成。三是拟建项目抓前期。2024年计划争取项目10个,总投资3018万元,其中2024年计划投资2580万元(国补资金1233万元),对拟建项目利用冬季空闲时间,抓紧做好项目调研论证,督促企业编制完善项目申报书,条件成熟时申请立项实施。

(四)实施科技创新“四大工程”,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一是发挥科技人才作用,深入实施创新力量厚植工程。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管理,修改完善《西吉县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重新认定选派科技特派员270人左右;选派20名“三区”人才,带项目、带资金到全县20个已脱贫销号村和生态移民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和指导。要发挥科技特派团人才优势,全力支持和配合科技特派团9个产业组开展工作;加大对科技特派员等科技人才和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培训、培育力度,大力宣传科技政策,提高科技特派员、企业家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是强化关键任务,深入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建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等创新主体为抓手,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各类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积极培育科技领军企业,引导骨干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争取扩大“宁科贷”额度,进一步缓解科技型企业资金压力,力争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科技型企业5家,雏鹰企业和瞪羚企业各1家,企业技术创新中心5家。

三是加强校地合作,深入实施创新协同联动工程。支持各类创新主体与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共建科技创新载体,引进重大科技成果。加大科技型企业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宁夏大学、宁夏农林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联合申报科技研发计划项目,争取实施科技研发计划项目3个以上。建立专家服务站,加大校企对接力度,引进9项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个,县域科技成果引进示范推广项目7个。

四是营造科技创新氛围,深入实施创新生态涵养工程。开展科技体制改革攻坚行动,全面落实《自治区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努力完善科技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发达地区科研机构进行科技人才合作,推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创新服务优化促进行动,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减少科研项目实施评估检查。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惠民行动,通过科技活动周活动、科普工作者日宣传活动、“西吉科技”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宣传科普知识,不断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网站地图

主办:西吉县人民政府    承办:西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子信箱:xjxzwgkb@163.com

宁ICP备09000126号-1    网站标识码:6404220001    宁公网安备640422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