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关于提前下达 2025年中央和自治区第一批财政支农项目计划的通知》(宁农(计)发〔2024〕16号)和《关于印发 2025年中央和自治区第一批财政支农种植业领域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宁农(种)发〔2025〕3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小杂粮产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本公告。
一、目标思路
以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为总体要求,强化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绿色模式集成配套,实施引新种、建基地、高标准,逐步扩大区域小杂粮种植规模。加强与科研院所、育种单位和农业企业联合科技攻关,促进科技成果及时转化应用,推动产业链条延伸拓宽,带动杂粮作物产量、品质、效益“三提升”,切实提高我市种植主体杂粮种植积极性。
二、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基地一:面积1000亩以上(荞麦),基地施有机肥200吨以上,核心区面积112亩,其中覆膜保墒技术100亩,品种展示3项6亩(信农 1号、固荞 1号、固荞 3号等),技术展示3项6亩(覆膜精量穴播栽培技术、膜侧节水栽培技术、施用腐熟农家肥3000kg/亩+绿色防控技术),其余888亩以上采用荞麦大垄双行栽培技术(全程机械化)。基地选择在交通便利,适合现场观摩学习;涉及标牌9个其中2.5米×1.5O米=1个、1米×0.8米=2个、0.6米×0.4米=6个(扇形)。
基地二:面积500亩以上(荞麦),基地施有机肥100吨以上,核心区面积62亩,其中覆膜保墒技术50亩,品种展示3项6亩(信农 1号、固荞 1号、固荞 3号等),技术展示3项6亩(覆膜精量穴播栽培技术、膜侧节水栽培技术、施用腐熟农家肥3000kg/亩+绿色防控技术),其余438亩以上采用荞麦大垄双行栽培技术(全程机械化)。基地选择在交通便利,适合现场观摩学习;涉及标牌9个其中2.5米×1.5O米=1个、1米×0.8米=2个、0.6米×0.4米=6个(扇形) 。
基地三:面积500亩以上(糜子),基地施有机肥100吨以上,核心区面积62亩,其中覆膜保墒技术50亩,品种展示3项6亩(固糜 23号、固糜 24号、宁糜 14号等),技术展示3项6亩(覆膜精量穴播栽培技术、增施有机肥、施用抗旱抗逆制剂“宁华源控失剂”+绿色防控技术),其余438亩以上采用精量穴播栽培技术(全程机械化)。基地选择在交通便利,适合现场观摩学习;涉及标牌9个其中2.5米×1.5O米=1个、1米×0.8米=2个、0.6米×0.4米=6个(扇形)。
基地四:面积500亩以上(糜子),基地施有机肥100吨以上,核心区62亩,其中覆膜保墒技术50亩,品种展示3项6亩(固糜 23号、固糜25号、固糜 14-278等),技术展示3项6亩(覆膜精量穴播栽培技术、增施有机肥、施用抗旱抗逆制剂“宁华源控失剂”+绿色防控技术),其余438亩以上采用精量穴播栽培技术(全程机械化)。基地选择在交通便利,适合现场观摩学习;涉及标牌9个其中2.5米×1.5O米=1个、1米×0.8米=2个、0.6米×0.4米=6个(扇形)。
基地五:面积500亩以上(糜子),基地施有机肥100吨以上,核心区面积62亩,其中覆膜保墒技术50亩,品种展示3项6亩(固糜 23号、固糜25号、固糜 14-278等),技术展示3项6亩(覆膜精量穴播栽培技术、增施有机肥、施用抗旱抗逆制剂“宁华源控失剂”+绿色防控技术),其余438亩以上采用精量穴播栽培技术(全程机械化)。基地选择在交通便利,适合现场观摩学习;涉及标牌9个其中2.5米×1.5O米=1个、1米×0.8米=2个、0.6米×0.4米=6个(扇形)。
三、项目申报条件与程序
(一)申报条件
申报主体为在项目实施区域内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无不良信用记录。具备承担项目建设的能力和条件,包括技术力量、资金实力、土地资源等。符合本公告确定的建设内容和发展方向,具有明确的建设方案和预期效益。
(二)申报程序
1.小杂粮产业项目建设基地由实施主体申报,由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初审,初审确定后,实施主体上报基地建设申报书、实施方案、土地流转花名册,基地建设规划图和适量数据表。
2.基地确定后,由项目建设单位根据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实施,项目完成后,经营主体申请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进行初验。初验要求实施主体如实提供土地流转合同和花名册,用工花名册等验收资料。
3.初验合格后,由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申请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对小杂粮基地进行市级验收。
4.市级验收合格后兑付补贴资金。
四、资金与补贴环节
项目总投资60万元。基地集中连片种植,种植规模超过500亩以上,每个基地补贴10万元;种植规模达到1000亩以上,每个基地补贴资金20万元。资金主要用于标准化基地建设与开展示范展示相关的种子、化肥、农药、植保、机械作业、用工等物化投入补贴以及标牌制作等方面费用支出。资金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进行兑付。项目基地种植进入苗期管理时进行县(区)级初验,初验合格者兑付50%资金。项目完成后申请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市级验收,验收合格后兑付剩余50%资金。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西吉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室负责协调管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和技术指导,各项目经营主体负责具体实施并组织落实各项措施。
(二)鼓励合作共建。鼓励科研单位等参与小杂粮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充分集成发挥科研院所技术创新优势,凝聚工作合力,不断提升小杂粮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水平。
(三)强化资金管理。项目实施主体严格按照政策实施项目,确保项目资金落实到位,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挪用,对经验收合格并公示无异议的项目,要及时拨付项目资金,不得延误。对发现挤占挪用、虚报冒领等违纪违规行为严肃查处,并取消下年度项目申报资格。
(四)严格档案管理。要建立基础档案,详细记录项目实施主体基本情况、建设地点、建设内容、采购物资发放情况、品牌培育、宣传培训情况等。要加强项目建设过程监管,确保项目实施质量和效益。项目实施结束后,及时开展自查自验,绩效评价,并将项目执行情况及资金使用情况、绩效评价报告报送固原市农业农村局、财政厅将适时组织检查验收。
申报地点:西吉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联系人:马玉鹏
联系电话:0954-3012853
申报时间:2025年4月8日-2025年4月17日
附件:1.2025年粮食高质高效小杂粮产业项目申报表
2.2025年粮食高质高效小杂粮产业项目绩效目标
西吉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4月8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