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经营主体: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粮食安全责任制要求,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粮食作物品种和技术的更新换代,切实推动粮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推动粮食产业发展稳中向好,促进农业增效、产品提质、农民增收,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根据《固原市2022年小杂粮产业高质高效项目实施方案》固农发〔2022〕14号文件要求,今年下达我县小杂粮项目资金160万元,为落实好我县小杂粮地方特色板块产业扶政策,优化种植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我县优势杂粮产业, 巩固提高杂粮作物综合生产能力,促进我县杂粮产业绿色高效发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坚持以绿色发展为理念,以提高杂粮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以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强化政策扶持,依靠科技进步,注重效益提升、资源节约、生态环保,集成先进成熟技术模式, 推动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高产高效统一、生产生态协调发展,通过高质高效创建,树立典型样板,辐射带动区域性杂粮绿色高产高效发展,推进杂粮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全面提升我县杂粮产能和效益。
二、建设目标
以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为目标,紧紧围绕西吉县小杂粮产业政策要求,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品牌化销售的产业化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支撑为重点,以提高产业化经营效益为核心,以推进小杂粮优新品种推广和标准基地建设为突破口,以培育小杂粮知名品牌和提升小杂粮生产加工企业产品技术开发能力为目标。引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实施引新种、建基地、抓标准,逐步扩大区域小杂粮种植规模,提升小杂粮产业发展水平,推动我县小杂粮产业协调、健康、快速发展,选择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村组建立1000亩小杂粮产业高质高效项目示范基地8个,实现杂粮亩增产30公斤以上,亩增收150元以上。
三、建设内容
引入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 通过土地流转(或农户以土地入股集中经营)等方式,达到集中连片,建立稳定的特色优势小杂粮良种生产基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运行模式,强化基地管理,规范营销秩序,应用旱作节水、配方施肥、机械化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现代农业技术,做到“四统一”(经营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机械统一)。结合我县实际, 制定小杂粮栽培技术规程,大力推广近年来在生产中应用效果明显的全膜覆盖、垄沟种植、膜侧种植等种植方式。大面积推广全膜双垄沟穴播栽培技术、配套测土配方施肥、机械化耕作、病虫害综合防控、精量播种等技术。创建我县小杂粮产业高质高效项目示范基地8个,推动全县杂粮绿色高效生产。在全县各乡镇遴选集中连片地块建立千亩以上小杂粮产业高质高效项目示范基地8个:(见附表)
四、资金补贴与安排
2022年全县共小杂粮产业高质高效项目示范基地8个,资金主要用于小杂粮产业高质高效项目基地建设,培育小杂粮知名品牌、提升小杂粮生产加工企业产品技术开发能力等方面,共需资金160万元。
五、项目申报、验收程序
实施主体:涉农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和种植大户。
(一)申报验收程序
1.项目申报。小杂粮产业高质高效项目基地由实施主体先行填写《固原市2022年小杂粮产业高质高效项目申报表》,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推荐意见,县农业农村局审核意见。申报材料包括:项目申报表、实施方案、土地流转花名册、土地流转协议、营业执照、开户行许可证、法人身份证复印件,基地规划图、基地简介。
2.项目实施。基地审核后,由各实施主体编写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建设单位根据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单位进行实施,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3.项目验收及资金兑付。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初验后,上报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市级验收。公示结果无异议后,由农业农村局将资金拨付经营主体账户。
(二)基地验收标准
1.符合面积要求。每个种植基地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核心示范区并设有2.5m×1.5m标识牌。种植布局合理,技术环节到位,长势良好达到要求的,给予补贴。种植面积以实地核查为准。未达到其中一项的,不予补贴,不得重复享受。
2.符合合同要求。列为考评验收对象的杂粮标准化基地,必须是流转土地或联合农户创建,即实施单位与当地农户签订的土地流转合同或联合创建协议,以“实施单位与农户签订的合同文本”为依据(有企业合作社兑付流转费银行流水或农户签字确认的花名册)。未达到要求的,不予申报补贴。
3.符合基地验收要求。基地验收采用综合验收办法,常规谷子品种3万株、张杂谷13号2.0万株、糜子8万株、裸燕麦25万株、甜荞麦8万株、苦荞麦6万株、胡麻28万株、油菜8万株。未达到以上标准的,不予补贴。
六、项目实施进度
(一)2022年3月。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确定技术流程;确定示范乡镇,落实示范地块;筛选推介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编制技术指导方案;准备农家肥、种子、化肥、农机具等,结合春耕整地,增施优质复合肥。完成项目申报审核备案。
(二)4月初到6月中旬。抓好杂粮产业作物的选种及播种工作,认真抓好出苗、放苗、间苗、定苗、补苗等关键环节,加强中耕除草、适时追肥、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适时开展现场技术培训,对示范户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进行项目全程跟踪检查和指导服务。同时抓好田间记载工作,收集科学数据。
(三)6月中旬到7月20日。对全县杂粮扶贫产业示范基地种植面积、密度、作物长势、示范基地规范种植等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验收,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完成自验。
(四)7月20日—8月10日。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市级验收。
(五)8月10日—8月31日。市级验收合格后,在进行公示无异议后,及时兑付资金。
(六)资料收集阶段(11月-12月)收集项目实施各项数据资料,撰写项目总结报告,资料归档等工作。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小杂粮产业高质高效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和项目实施小组。领导小组统筹做好培训方案审定,完善机制创新、协调监督、资金监督检查等工作。实施小组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服务与指导工作,具体做好项目方案制定、资料整理、总结、归档等工作。
1.小杂粮高质高效项目领导小组
组 长:高泽宇 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副组长:宋永红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
成 员:杨泉润 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室主任
王攀峰 农业农村局项目办主任
马虎林 农业农村局财务股股长
康国荣 农业农村局产业办主任
主要负责全县实施方案的制定,做好项目落实和对农民的政策引导工作,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组织项目验收。
2.项目实施小组
组 长:宋永红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
副组长:马金虎 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
田振荣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
冯付军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
成 员:庞顺家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项目办主任
马玉鹏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粮作站站长
马平儒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干部
马桂艳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干部
王尚萍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干部
马培娟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干部负责拟定项目技术方案、督促检查、考核验收等工作。
㈡广泛开展培训指导。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项目乡镇,要抽调专人指导,落实关键技术。大力推广全膜覆盖,平衡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做到适期播种和科学栽培,深入基地开展苗情、墒情、灾情和病虫害情况调查,及时采取田间管理措施,分季节抓好技术培训和生产指导,确保技术进村入户到田,指导大面积生产。
㈢调整区域布局,扩大基地面积。充分发挥作物区域优势,努力实现杂粮产业生产区域化。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要求,积极推广测土配方、统防统治、机械条播、沟垄种植和适时播种等关键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实现杂粮无公害、标准化生产。
附件1:固原市2022年小杂粮产业高质高效项目申报表
附件2:固原市2022年小杂粮高标准生产示范基地现场考评验收细则
附件3:2022年小杂粮高标准生产示范基地现场考评表
附件4: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村小杂粮产业提升标准化示范基地验收表
附件5:固原市2022年小杂粮产业高质高效项目绩效评估考核工作方案
西吉县农业农村局
2022年3月21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