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吉县将台堡镇有个叫毛家沟的村庄。毛家沟不是一条普通的沟,1936年,中央红军抵达将台堡会师时途经这里。从此,毛家沟便留下了历史故事,烙上了红色印记。
谢宏义是在毛家沟出生,听着父辈讲述红色故事长大的青年,骨子里生长着浓浓的红色情愫。
他曾和许多渴望走出大山的青年一样,怀着青春梦想,走出这山沟沟,求学陕西,南下浙江,一路创业打拼。一晃就是十多年,在浙江金华,他的工贸公司蒸蒸日上,事业小有成就。
他和许多走出大山的青年不一样,带着家乡情怀,回到这山沟沟,流转土地,发展循环农业,打造“红军寨”,这一干就是五年。
寂静的夜里,谢宏义时常回想这五年的路,每一步历历在目。想到收获,他会不禁微笑。忆起艰辛,酸楚也会涌上心头。
那是2014年,一次回家探亲,看到那些长满杂草的撂荒地,他心疼了。就在那一年年底,他咬咬牙把工贸公司的生意交给弟弟打理,只身回到毛家沟,投资200多万元,流转土地,在村里建养殖场,种植小秋杂粮。那时,他的想法是发展循环农业,让家乡的特色农产品走向大城市。
那是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将台堡,在这里,总书记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的伟大号召。谢宏义思想里深埋的红色因子被激活了,“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这一番话语点燃了他的激情。
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如何接过传承长征精神的接力棒?几经思索,打造“红军寨”的构想成为蓝图并开始落地实施。谢宏义想通过实景打造,把“红军寨”变成一个鲜活的教育基地,走长征路,吃红军饭,让人们在体验中感受长征的艰辛,铭记这段苦难而辉煌的历史。谢宏义还想做道“红色+旅游”的加法题,让“红军寨”成为带领乡亲们致富的一方新天地。
谢宏义满怀热情,可困难远比他预期得多。随着建设推进,资金压力越来越大。每年工贸公司的盈利几乎全部投入到“红军寨”,家里有了反对的声音。公司生意无暇顾及,家里更照顾不上,谢宏义理解这反对,更觉得歉疚。
走在毛家沟的山路上,看着那平坦的水泥路、正在建设的窑洞,想着那些还未实现的图景,谢宏义也会感到焦虑,他曾质疑自己“这条路到底走得对不对”?
对谢宏义来说,这条路就是他的长征路。不知不觉间,经受着一道又一道考验。
在乡亲们眼里,谢宏义是个有知识、有闯劲的青年,这认同和期待犹如一道光亮照耀着他。在脱贫奔小康的新长征路上,让他鼓足勇气继续去搏击、去摸索、去奋进。
前不久,“红军寨”的生态餐厅正式营业了。有人说,谢宏义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可谢宏义说,长征才刚刚开始。于他的理想、他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困难必然还会在路上,他也期望有更多的“战友”加入,与他并肩同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