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村民稀里糊涂养牛,不懂技术,细细一算,除去成本,几乎没有赚到钱。去年,村民依托科技养牛每头纯收入4000元。”3月31日,西吉县什字乡马沟村村支书苏俊清说。
2017年,马沟村325户人种植玉米2500亩,肉牛存栏1200头,仅有30户制作全株玉米青贮,村民养殖水平低、优质饲料少,养殖收入低。养牛致富对养殖户来说只是个梦想,养殖户闲聊时常说:“一年忙到头,也就是把零钱变成整钱。”
2018年初,在科技部的支持下,自治区科技厅开展了“科技支宁”东西部扶贫协作行动,派出宁夏农科院梁小军团队先后五次到马沟村实地调研、考察村情。经过调研,选定马沟村为“宁夏深度贫困村肉牛产业提质增效技术集成示范项目”核心示范村。
2018年4月,在马沟村召开的座谈会上,梁小军开门见山地指出,马沟村的穷根子在于养殖户理念落后、牛品种差和缺草,提议项目组沿产业链布置创新示范链,尤其要在关键节点上下功夫,改善基础条件、补齐短板。
过去一斤草卖0.5元,养殖户买不起,养牛脱贫无从谈起。项目组发放补贴带动养殖户种草,种一亩青贮玉米补100元,建青贮池、买铡草机等都有补贴。
当年,马沟村种植青贮玉米3100亩,建青贮池136座,购买铡草机130台,腌制青贮玉米2.6万吨,项目组补助营养舔砖15吨、预混料75吨、浓缩料15吨。马沟村不仅解决了牛吃草的问题,还完善了牛的营养结构。
以前马沟村牛的品种差,易生病、长得慢。项目组引进荷斯坦公牛犊40头,配套发放代乳粉、电子秤、温度计、量杯等,推广“一母育双犊”技术,农科院的研究生住到马沟村挨家挨户交乳粉的配置和使用方法。
养牛最怕牛生病,专家定期检查,向养殖户传授防疫技术,无偿发放药品、消毒液等,养殖户也可以随时打电话咨询,养殖户放心了。
目前,马沟村养牛数量增加到2600头,养殖户增加了50户,项目组对马沟村的帮扶行动仍在进行,苏俊清说,养殖户接受了科学养殖理念,脱贫信心更足了。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