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葫芦河的新颜值

时间:2019-03-27

来源:固原日报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阳春三月,行走在葫芦河畔,清澈的河水缓缓流淌,一群群水鸭在戏水、觅食,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怡人景象。有着近30年农田水利工作经历的退休干部马天功亲眼见证了这条母亲河的“消失”和“新生”,望着眼前的一幕发出惊喜的感叹,水清了、河畅了、岸绿了。

1.jpg

葫芦河是西吉人民的母亲河,发源于西吉县与中卫市海原县交界处月亮山,是西吉县重要的水域资源。上世纪70年代,马天功在西吉中学读书时,县城段的永清湖水面大、环境好、空气清新,是他和伙伴们时常光顾的地方,学生们早晚到这里背书,留下了抹不去的记忆。

葫芦河曾经是长流水,沿岸的群众吃水、种地都靠这条河,而偏僻的山村饮水就没有这么方便。1976年,高中毕业的马天功在西吉县马建乡大坪村当了民办教师,后来转正为公办教师。那个年代,村民饮水难的场景让他至今历历在目。全组的人吃水仅靠一眼山泉,每家基本每天留一个壮劳力专门挑水,一个来回要走五里路,还要早早排队,从山泉里一瓢一瓢舀上泥水到桶里澄清。能用驴驮水吃已经很轻松了,在当时也是条件较好的家庭才能做到的事。

2.jpg

1993年,马天功调入西吉县农建办工作。当时,生态脆弱、加之破坏严重,旱情常常困扰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政府把基本农田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鼓励群众打井、打窖,解决灌溉和饮水难题,努力把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想法变成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

1998年,马天功进入县水利局工作,参与了大规模治山治水的综合流域建设。西吉县先后实施了马莲水库、张家咀头水库、夏寨水库、八抬轿水库等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局部乡镇饮水工程,修建了马什好项目、马建流域、聂家河流域、下堡流域等,实施山水田林草综合治理,初步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的生态格局。但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葫芦河沿线机井增多、地下水位下降,河道乱挖乱采乱建、上游植被乱砍乱伐等现象发生,葫芦河一度出现了断流。河道干枯了,周边的住户、淀粉厂直接向河道排放生活污水、淀粉废水,或倾倒垃圾,葫芦河流域污染日渐严重,河道也遍体鳞伤、臭气熏天,多年形成的良性循环被打破,环境变得脏乱差,严重影响了葫芦河两岸群众的生活质量,曾经的生态带变成了污染带,葫芦河成了人们心中的“不治之河”。

进入2010年,各级党委、政府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葫芦河的整治列入了议事日程,先后实施了葫芦河上游和县城段综合整治,通过封山育林、骨干坝加固等措施,无节制开发、违建等乱象得到遏制。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坚定不移地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和河长制,增强了治山治水的决心和信心,政府也加大了投资,凝心聚力、精准发力,葫芦河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3.jpg

2017年以来,西吉县委、政府下定决心,论证规划,系统治理葫芦河流域。水务干部职工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不分昼夜、加班加点,开展治河行动。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西吉县关停了沿河78家有污染的厂矿企业,新建污水处理厂4家,规整沙坑、疏浚河道49.4公里,配套修筑了巡护道,昔日难走的坑洼土路如今车辆畅行。马天功说,葫芦河断流的近30年来,河道两岸种菜只能靠抽取机井水,碱大水冷,芹菜等不易成活。如今,葫芦河恢复到长流水再度造福沿岸百姓,群众又开始用河水浇地,河水碱小,温度适宜,蔬菜产量高了,群众收入增加了。

葫芦河经过河道整治、岸坡砌护、污水处理、人工湿地、生态绿化、环境美化等工程措施治理后,河两岸和河道乱采乱搭乱建的乱象得到彻底根除,破解了“不治之河”的难题,葫芦河又恢复到长流水,为建设美丽西吉带来了一股清流。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