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新华社记者看西吉 ‖ 探美新宁夏

时间:2019-07-23

来源:新华社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创新驱动、脱贫富民、生态立区,宁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振奋精神、实干兴宁,瞄准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美丽新宁夏的目标,宁夏正在奋力奔跑

1.jpg

民生之美 幸福花开宁夏川

从固原西吉县城出发,翻过几道山梁,行车近30公里,才能到达红耀乡关儿岔村。关儿岔村远离水源,水窖集水曾是村民的主要取水方式,也有人尝试过打井,可打出来的水又苦又涩,人们戏称“连蛤蟆都养不活”。“以前水金贵,半盆水供全家人洗一整天。”村民杨锦红说。

2.jpg

转折发生在2016年。当年10月,惠及110余万城乡群众的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正式通水,实现区域水资源的丰枯补济、南北调配。自此,关儿岔村村民用上了干净、充足的自来水,水窖闲置下来。

宁夏地处西北腹地,资源型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并存,特别是在缺水的中南部山区,水更是事关当地群众福祉的大事。2016年以来,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宁夏中部干旱带脱贫攻坚水源工程等重大水利项目相继建成通水,银川都市圈城乡供水工程有条不紊推进,群众生产、生活用水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3.jpg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宁夏各级党委政府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聚焦群众所需所急所盼所愿,统筹安排财政资金,集中力量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好事,让各族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在财政增收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宁夏将76%的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低保救助和孤儿养育津贴标准,21万被征地农民按新政策参加养老保险;改造城镇棚户区住房3万套、农村危窑危房3.3万户,21.3万城乡住房困难群众喜迁新居……一个个数字的变化,增添着宁夏2018年“民生成绩单”的温度与厚度。

民生事关万家忧乐。在破解民生难题的同时,宁夏注重从细微处入手不断提升民众的幸福指数。为了让农民不再为洗澡发愁,宁夏为71万余户农村群众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让市民休闲有去处,宁夏在全区各市县区建起了100多处小微公园;为了让视力残疾者享受到“阅读”服务,宁夏在自治区和地级市图书馆配备了可免费外借智能听书机。

“连洗澡这样的小事政府都替我们操心了。”67岁的泾源县河北村村民马双喜说,有了政府装的太阳能热水器,热水随开随有,洗澡像城里家庭一样方便。

初心之美 长征精神薪火相传

摘掉“穷帽子”,拔掉“穷根子”,在追赶跨越的征程上,一个党员就是一面鲜红的旗帜。

在宁夏的大地上,曾印刻下红军长征的足迹,也厚植着伟大的长征精神。在新长征的路上,创新驱动、脱贫富民、生态立区的目标已定,成败的关键在于人,关键在于干部群众的精气神。

曾被认为“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是宁夏脱贫攻坚主战场。数年如一日的干部苦帮、群众苦干,让西海固面貌焕然一新。

数据显示,宁夏贫困发生率已从2016年底的11.08%下降到2018年底的3%,1102个贫困村近一半集体收入超过5万元。近两年间,盐池、隆德、泾源、彭阳四个贫困县相继脱贫摘帽。

扶贫战线捷报频传的背后,是宁夏广大党员干部一心为民的不变初心。不管是在六盘山下的脱贫攻坚一线,还是贺兰山畔的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一线,不管是供港蔬菜、无公害枸杞等现代农业地头,还是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忙碌的生产车间……初心永驻、砥砺奋进的力量不断积蓄、迸发。

用自己的奉献之火、生命之光,点亮苦寒贫穷的土地,有的干部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2017年10月,吴忠市同心县兴隆乡财政所原所长李进祯因心肌梗塞倒在扶贫一线,不幸殉职,2000余名干部群众自发为他送行,乡亲们用“好后生”“老大哥”“好兄长”称呼他。

固原市泾源县黄花乡原党委书记马新娟被检查出淋巴癌,但治疗5个月后,她就再也坐不住了:“我们乡脱贫攻坚到了最后时刻,看病先放放!”

4.jpg

西吉县扶贫干部撒凤虎因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积劳成疾,患糖尿病伴心力衰竭去世。打开他的电脑,密密麻麻地存储着上千个文档、表格,县里任何一户贫困户家里养了几只羊、种了几亩马铃薯,都能查得到。

在扶贫一线,2000多名驻村干部舍小家为大家,在田间地头为村民解难题、寻产业、找出路;在经济建设一线,弘扬“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实干精神,各行各业的奋斗者撸起袖子加油干,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劲头越来越足;在政务服务一线,宁夏各级政府拓展“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全面推行无偿帮办代办服务,广大干部为民服务情怀、解难题办实事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振奋精神、实干兴宁,瞄准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美丽新宁夏的目标,宁夏正在奋力奔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