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脱贫路上奔跑的他们,样子最美

时间:2019-01-30

来源:新消息报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进出村庄近10公里的旅游观光路打通后,从山顶看西吉龙王坝村,大好风光一览无余,而龙王坝村就像这条路一样,步入发展快车道,现在村民人均年纯收入已突破万元;隆德县杨河乡家家种草、户户养牛,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超过1万元;泾源县建立十几家扶贫车间,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到车间学手艺,挣工资……正在召开的自治区两会上,脱贫富民成为广大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其实,我区在脱贫攻坚战中,不少地方都走出了自己的致富之路,积累了成功经验。

1.jpg

龙王坝:旅游成村民幸福引擎

昔日的龙王坝村只是西吉县吉强镇一个普通的村庄,村民依靠种地和外出打零工为生,一年收入不足2万元,很多村民家只能再种植一些杂粮、马铃薯补贴生计。 

“当时人均年收入大概2000来块钱。”龙王坝村旅游负责人焦建鹏介绍,作为宁夏首批旅游扶贫试点村,全村共有404户、176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达208户。发展乡村旅游以来,龙王坝村从不为人知到一跃成名,先后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时、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而2018年,龙王坝村接待游客突破20万人次,收入达2000万元,趟出了一条“南部山区落后村庄”变“宜居宜游宜商美丽乡村”的脱贫致富发展之路。 

2.jpg

“现在比外出打工挣得多,还能在家照顾孩子。”自村里发展旅游以来,村民杨慧琴看到了致富希望。2016年她贷款30多万元,不仅盖了新房,还把几间住房改造成民宿,用于接待游客。“去年开春后,到我们村旅游的游客不断,每天都有游客登记入住民宿。”杨慧琴算了笔账,她家的一间房可以住4人,每人住宿费30元,一间房一晚可收入120元,年收入就有近4万元。 

回想起4年前,杨慧琴全家经济收入主要依靠丈夫外出打工,还要供两个孩子上学,日子过得捉襟见肘。现在,仅凭游客住宿、吃饭就能为家中带来一大笔收入。再加上丈夫负责村里的硬件设施维修,每月固定工资3500元,一年下来也能挣4万多元。“去年年底,我们已经偿还了大部分贷款。”杨慧琴笑称,自己和丈夫现在是“双职工”,对未来生活更是充满信心,她准备今年开春了再扩大一下民宿规模。 

类似杨慧琴夫妇这样在家门口打工并领取月工资的村民,在龙王坝村有200多人。 

农房变客房、村民变导游、土地变股金、农民变工人、农产品变礼品、民俗文化变旅游资源……休闲农业已然成为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幸福引擎。 

3.jpg

去年,龙王坝村发生了新的变化,搞起了农民培训不说,还发展成了产业,成了龙王坝增收的主导型产业。龙王坝村的培训产业经过逐步发展,去年成为中组部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今年又拿到了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示范基地,也是自治区两个带头人培训基地。截至目前,龙王坝村先后组织各级各类培训50期,培训2500人(次),实现收入850万元,占2018年全年旅游收入的42.5%,成为重要的产业收入。 

“旅游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是旅游扶贫的优势。”去年当选为自治区人大代表,焦建鹏就乡村旅游脱贫致富提交了相关建议。在今年两会上,焦建鹏将提出建立自治区设立旅游扶贫专项资金,推广资产收益性扶贫的建议。他表示,这既可以解决村集体经济收入问题,又能增加贫困户收入,还能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他还建议,进一步改造民宿,提升接待能力,做好、做亮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和中组部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将培训产业做大做强,成为龙王坝村的坚实产业。

4.jpg

杨河乡:养殖成就美好生活

进入冬季,六盘山地区降雪不断,为春季蓄力。自开展脱贫攻坚战以来,隆德县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举全县之力,扶志扶智,群众的口袋越来越鼓。 

隆德县杨河乡有5个行政村3000多户1.2万多人,其中建档立卡户658户2700多人。在脱贫路上,如何让群众依靠自身动力通过自己的双手致富?经过长期调研,该乡结合群众擅长养牛的特长和产业政策,重点发展养殖业增加群众收入。 

5.jpg

“安格斯育肥牛至今年4月份出栏时体重平均达到1000公斤。”在隆德县杨河乡串河村牧业养殖场里,致富带头人摆世虎指着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育肥牛说,其牛场目前存栏530头,其中安格斯360头,西门塔尔170头,总价值超过1000万元,利润在200万元以上。 

摆世虎曾从事牛只贩卖和牛肉销售生意。2008年,随着当地牛越来越少,摆世虎自己投资100多万建了一座百头肉牛养殖棚,2016年又扩大规模,投资修建千头肉牛养殖场。随着养殖规模扩大,经济效益增加,摆世虎开始琢磨在自己致富的同时带动村民致富。“我以个人名义为全村贫困户和一般农户担保贷款2460万元。”摆世虎说,仅他直接带动当地普通农户208户,为92户贫困户担保贷款,帮助购进基础母牛。 

村民马永林是一名聋哑人,曾在外地打工,回家后无处可去,在摆世虎的牛场打工。2014年,隆德县出台扶贫政策后,马永林贷款3万元贴息贷款,购进2头基础母牛,一边在摆世虎牛场喂牛学技术,一边自己饲养。见马永林致富心切,摆世虎为马永林担保贷款10万元,帮助发展养殖规模。现在,马永林肉牛饲养量19头,年收益10万元。 

在政策支持下和养殖利益驱动下,杨河乡形成家家种草、户户养牛局面。现在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万元,其中养殖收入占60%。 

另外,隆德县通过建立“企业订单、培训机构列单、培训对象选单、政府买单”机制,通过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等各种场合开展实用技能培训,确保贫困户家庭有1至2名劳动力接受技能培训,掌握相应的劳动技能,实现培训1人,就业1人,致富一家的目标。 

“人造花厂建在村里,在家门口打工,月稳定收入1500多元,一年收入2万多元。”建档立卡户李晓慧说。在没有人造花厂之前,李晓慧一直在工地上打零工,没有稳定收入,除了赡养80多岁的老人,还要供养孩子上学,一家5口人生活特别困难。“有了固定收入,加上务农收入,一家人生活不再发愁。”李晓慧笑着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持续决战脱贫攻坚,进一步推进精准稳定可持续脱贫。我区将大力实施脱贫富民战略,聚力精准施策,拿出硬招实招,不折不扣完成年度脱贫任务,原州、海原、同心、红寺堡4个县(区)脱贫摘帽、109个贫困村出列、10万人脱贫,打造全国脱贫攻坚示范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