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固原故事】一根粉条承载的记忆

时间:2018-12-21

来源:固原日报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西吉县的粉条因筋道而受人推崇,其中又以兴隆镇产的粉条口感最好。1935年,红军长征途经这里,留下了粉条制作技术,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之为红粉。能做出上好粉条的人在当地被称为粉匠。

<--删除-->

今年34岁的古海银在西吉县兴隆镇王河村经营着一家制粉公司。每天清晨,作为新一代粉匠,古海银都会来到自己的粉条生产车间,从生产间到冷冻间、从打冰间到冷藏间、从晾晒场到成品库房,每个环节都要仔细检查。虽然年岁不大,却已有18年的制作粉条的经验,而他与粉条结缘,还要从他的父亲古风玉说起。

古风玉是兴隆镇王河村远近闻名的粉匠,上世纪九十年代,凭借一把木漏勺走家串巷做粉条养家糊口。因为手艺好,做的粉条吃起来有韧劲,受到大家认可。

1983年,生活的贫苦逼着28岁的古风玉选择外出,丢下妻子和孩子们独自一人远赴新疆打工。三年后,他索性举家搬到了新疆。儿女逐渐长大,开销也越来越大,一个人打工的收入已养活不了一家人,古风玉只好带着老婆孩子又回到了老家,只因老家还有几亩地可以依靠。

在外闯荡过的经历让古风玉一边种地,一边寻思着别的出路。看着同村很多人都开起了粉条加工作坊,古风玉也开了一间,由于手艺不精,粉匠又不好找,他的作坊始终是小打小闹。村里有名的老粉匠周彦福是古风玉的远房亲戚,借着这层关系,古风玉做了学徒,才算真正入了行。从此,古风玉便夹着一把木漏勺走家串户,跟着师父做流动粉匠,走了整整五个冬天,出师成了一名真正的粉匠。

当时,好手艺的粉匠是香饽饽。每到初冬,邻近各村邀请做粉条的人特别多,古风玉常常踏星而出,伴月而归,常年做粉使他手上虎口处磨出了厚厚的老茧,双臂也经常酸痛,睡觉时手臂总是抻着。即便如此辛苦,也只是勉强维持生计。在外做粉匠的同时,家里的作坊也没停着,靠妻子带孩子们操持着,2000年,正在上初中的古海银放弃学业,跟着父亲学起了手艺。

“那时手艺越来越好,硬件设施却跟不上。”在古海银的回忆中,2009年是他事业的转折点。那一年,古海银结了婚,小作坊已不能满足一家人的开支,于是和家人商量关闭了作坊,带着妻子跟哥哥一起像父亲当年一样做起了走街串巷的粉匠。因为手艺好,每天能赚80元钱,在当时属于高收入,但他并没有因此满足,只因他心里有更大的梦。

两年的流动粉匠生涯,古海银对粉条的感情越来越深,对自己的手艺也越来越自信,于是他和妻子商量重建粉条生产车间,并且建起冷冻库,形成规模,常年生产。当他们把这个想法告诉父亲后,却遭到了反对。父亲的理由很简单,“建设安装冷冻车间需要3万多元,投入太大,还不如当粉匠打工。”可古海银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借债建起了粉条生产车间。

搅拌桶代替了人工和粉,下粉机代替了木漏勺,粉条年产量达到200多吨。随着兴隆镇粉条的口碑不断流传,更多外地客商来兴隆采购粉条,古海银生产的粉条开始走出西吉,走出宁夏。

2016年,古海银又在村里流转了四亩地,开始扩大生产车间,并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同时以每天100元的工资雇佣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正式步入企业化经营。如今相对完善的生产车间,十几名员工,500多吨的年产量并没有使这个年轻的粉匠安于现状,下一步,他计划在自己的车间安装节能环保蒸汽锅炉,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

从小作坊到大车间,古海银的粉条生产技术在不断提升,但父亲的木漏勺一直放在他的办公室里,这是一个老粉匠的饭碗,也是两代人的粉条记忆。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